这里是,程集!
信息来源: 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美平 刘肖|发布时间: 2025-03-21 08:31
开篇·时空之门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青瓦飞檐,青石板上的露珠折射出千年时光。南宋初年,程姓富户在此地临水处辟建石级码头,形成集市,始称程家集。146平方公里的沃土,滋养着5.9万勤劳的儿女,在江陵、监利、石首三地交汇处,续写着跨越千年的文化诗篇。

第一幕·砖石史诗

这里曾见证楚王离宫的巍峨,南宋商贾的帆影。明永乐年间的三岔街巷,至今仍保持着青石铺就的鲫鱼背纹路,123栋明清古建筑如时光书页,64处省保文物镌刻着岁月密码。当金庸笔下的程家集遇见明清古巷,历史便有了温度。五列青石板铺就得老街,既是《连城诀》的武侠秘境,更是《老辙》《枪声再起》等影视作品的天然影棚。每一块斑驳的墙砖,都在诉说楚文化在此沉淀的千年密码。








第二幕·大地诗行

在这片被长江滋养的土地上,28家合作社与75个家庭农场编织出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在万亩稻虾共育的生态田园,"哒哒水产"的智慧工厂让小龙虾化身2000吨预制美味;金草帽合作社的5000亩绿色稻浪间,科技赋能下的"3+1"产业体系正重塑江汉平原的农业版图。从核心示范区到两万亩辐射带,这里书写着新时代的"农创奇迹"。








第三幕·酒韵绵长

十三家百年酒坊,百余户家庭作坊,共同守护着古法酿造的千年传奇。老师傅布满老茧的双手,在选粮、制曲、发酵的仪式中,将520万斤岁月封存于陶坛。当清冽酒液滑过喉间,饮下的不仅是荆楚水土的馈赠,更是一代代匠人用光阴酿就的文化基因。

第四幕·文脉传承

程集中学的银杏年轮里,镌刻着"十连冠"的教育史诗。"先进单位"奖牌与"示范学校"的金字招牌交相辉映,映照着学子求知的目光。投资2200万元新建的智慧校园里,24间教室承载着1200个梦想。听!古老街巷与现代操场的读书声,成为古镇最动人的发展交响。


第五幕·味觉图腾

当晨曦染红青石板,老街的烟火气开始苏醒。蛋饺在陶锅中滋滋作响,千张裹着陈年卤香,银鱼在浓汤里舒展身姿。阴米蒸肥肠、鳝鱼蛋皮汤、炕肉、胡记红烧土鸡、糍粑箍鸡蛋、腊肉清炒芹菜、野藜蒿不仅是味觉盛宴,更是先民智慧的传承。十八道美食,书写味觉《史记》,游弋楚辞韵脚。炸糊椒的辛香里,藏着古镇最地道的乡愁密码。



尾声·未来诗篇

从青石板的回响到现代化农机的轰鸣,从酒坊的晨雾到校园的晨读,程集正以千年积淀为底色,以创新精神为笔触,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绘就乡村振兴的清明上河图。古韵新生处,正待世界聆听她的时代新韵。


程集,一个看得见历史、闻得到酒香、尝得到乡愁、触摸得到未来的千年古镇,正在新时代续写它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