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市人民法院:程序转换纾企困 府院联动促重生
信息来源: 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索|发布时间: 2025-01-09 08:23
近日,湖北省监利市人民法院在某造纸公司破产重整一案中,积极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通过高效引资为企业注入生机,历时112天顺利完成该企业破产重整,有效帮助其化解债务危机,重获新生。
湖北祥兴纸业科技有限公司因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资金链断裂,逐步陷入债务危机,陆续被债权人诉至法院并申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监利法院发现该公司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仍有挽救价值,经引导和释明,该公司自救再次陷入困境,和解协议无法继续履行。
监利市人民法院二庭副庭长李雅洁介绍,2023年2月,祥兴公司因资不抵债向监利法院申请破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帮办单位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考虑到祥兴公司是一家大型纸制品经营企业,本着救活危困企业的目的,决定以引入新的资金形成共益债务的方式进行破产和解,在经营几个月后,受纸制品行业下滑影响,资金链断裂,和解失败。
经政府、法院、债权人、债务人多方研判,认为该公司具有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优良资产。2023年11月,债权人以某公司具有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能性为由向监利法院申请将某公司转入破产重整程序。
监利市人民法院二庭副庭长李雅洁说道,监利法院依托“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主办、各部门协作参与”的综合协调“大格局”,充分发挥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功能,市委、市政府大员上阵,成立了司法审查、信访维稳、投资人招募、服务帮办四大专班,专班成员与法院破产审判团队协调配合,积极与企业沟通化解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降低损失,同时对意向投资人进行实地考察,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人。最终在债权人会议上分组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监利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并同步完成祥兴公司股权转让及信用修复工作。整个过程历时112天。
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锐楷向记者介绍,当时面临的一个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面对179个债权人,债务高达7、8个亿的情况,加上全厂的300名员工述求的一个问题,当时面临这个情况非常错综复杂,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其中法院起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了解了债权人、包括职工的各类诉求,跟债务人自己一个单方面的利益,结合投资者的一些相关的要求,他们做了一个非常专业的研究和评判,在这个当中保障了员工的利益诉求,保障了债权人、债务人相关的利益冲突,包括对新建投资者的一些保驾护航,当中法院起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监利市祥兴纸业重整,前后仅用时一年,2023年,全国破产重整成功率只有2.6%。作为民营工业企业、非上市公司,祥兴纸业重整成功在湖北省属首例。2024年4月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接手后,先后投资近1亿元,接受原祥兴员工100人左右,复工复产中得到了监利市委、市政府相关帮办单位的大力支持,起到了协调、推进的作用。
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锐楷说道,从7月初复工复产到今年年底,短短的5个月,我们基本达到了满产满销,目前产品的质量,在市场当中,也是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评价,在5个月当中,我们整个营业额达到了2个多亿,纳税破1000万。
本案办理过程中,监利法院依托“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主办、部门协作”的府院联动机制,创新性地允许和解程序失败向重整程序转换,在准确把握破产法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作为,找准企业“病因”并“对症下药”,帮助企业重获新生,既实现了各方利益共赢,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监利市人民法院二庭副庭长李雅洁表示,此案的顺利推进是程序创新和府院联动机制在破产案件中的生动实践,对提高破产审判质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打通企业破产处置堵点,畅通企业市场出清路径,让市场主体释放更多活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